Categories: 未分類

週日凌晨月偏食,臺北天文館邀民眾線上直擊地影預測之謎!

今年唯一一場月偏食將於10月29日(週日)凌晨登場。月球自3時34.5分起進入地球本影,開始初虧,位在西方高空的滿月由左側開始明顯變暗,至4時14.1分食甚,月球進入地影變暗的部分達到最大,佔月面視直徑的12.7%(食分0.127),之後月球逐漸離開本影,4時53.5分復圓。本影食全程歷時1小時19分。臺北天文館將於凌晨3至5時透過望遠鏡錄影記錄及即時影像,供民眾觀賞並親自觀察發現月食期間的奇特之謎。

月食是月球進入地球陰影所造成的特殊天象,可分為整個月球進入地球本影的「月全食」、部分進入地影的「月偏食」,還有只通過地球半影區的「半影月食」,不過半影區亮度約為本影區的500倍,肉眼觀察不甚明顯。臺灣本次可見的月食為月偏食,下次將是在2025年9月7至8日的月全食。

全球每年至少發生兩次月食,最多可達五次。以本世紀而言,共計發生228次月食,包括月全食85次、月偏食57次,半影月食86次,而臺灣可見其中63次月全食、38次月偏食與60次半影月食。

雖然月食不算罕見天象,但卻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未解之謎。早在1707年,法國天文學家菲利普·德拉·赫爾(Philippe de La Hire)便發現在月食中所測量到的地球本影比理論大了約2%,後續研究指出其原因可能包括地球不同高度的大氣折射、大氣懸浮粒子分布、地球扁率、月球地形反射率、月球視差,甚至視覺效應等,所以各國天文機構所公佈的月食界限因採用之放大係數不同而略有差異。在本次月偏食中,漸次模糊的地球本影界限恰好接近肉眼可見的巨大撞擊坑「第谷坑」附近,在食甚前幾分鐘,大約4時11分前後,預測的地球本影界限將最接近第谷坑,此時可用雙筒望遠鏡等輔助工具,或以望遠鏡拍攝的錄影紀錄中仔細觀察第谷坑是否被地球本影觸及。此外與月全食不同,月偏食期間不會看見整顆月球變成紅色,但被食的部分是全暗或偏紅的程度,也是有趣的觀察項目,歡迎透過臺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即時影像或錄影紀錄,一窺地影預測之謎。

有關本次月食的相關資訊及直播網址等,請參閱天文館「天象預報」網頁。

leo

Share
Published by
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