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旅客及系統安全 評估訂定捷運旅客隨身物品長寬高規定 低音大提琴進入捷運車站妥適性 將持續蒐集各界意見審慎評估

有關今(22)日議員關心旅客低音大提琴進入捷運系統及乘車相關規定,臺北捷運公司說明如下:

依臺北捷運系統旅客須知規定,旅客隨身攜帶行李及物品,任一件最長邊不得超過165公分,且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220公分,由於低音大提琴最長邊超過165公分,因此目前未開放進入,並無針對性。本公司將以兼顧旅客及系統安全的前提下,持續蒐集各界意見及國內外軌道業規定進行審慎評估。

為維護旅客及系統安全,旅客隨身攜帶行李及物品相關規定,均依照高運量列車車門高度約186公分,並保留上下10公分安全裕度而訂定。

此外,旅客攜帶自行車、大型寵物車及衝浪板上捷運,亦可能影響安全或造成他人不便,為維護一般旅客乘車權益,本公司特別規範上述隨身物品,僅限特定時段、經由特定車站進出、自行車及大型寵物車須另行購票、禁止搭乘電扶梯,並且僅限停放車廂第一節及最後一節車廂等。

詳情可洽詢本公司24小時客服專線:(02)218-12345,或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或瀏覽本公司網站(https://www.metro.taipei/)。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特展致敬殉難者江懿亨以畫筆描繪受難者靈魂 補綴美術史上的缺頁

明(111)年228事件即將屆滿75週年,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自10月22日至12月12日展出「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展出畫家江懿亨投身藝術創作28年的漫長時光中,描繪228事件受難者的繪畫創作,以撼動人心的作品描繪此一歷史悲劇對於臺灣土地上遺留的哀傷和遺憾,並對受難者及家屬致上最深摯的敬意。
 
10月22日特展開幕當日特別邀請人權律師李勝雄、蘇煥智、台灣二二八關懷協會前理事長潘信行、詩人李敏勇,及長期進行二二八和白色恐怖調查的文史工作曹欽榮、陳銘城、攝影家潘小俠、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諮詢委員、二二八事件受害者暨其家屬等各界代表出席。由李勝雄律師以祝禱開啟這一特展。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蕭明治館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開館之初,即展出江懿亨的作品, 時隔二十多年後,今天館內再次舉辦特展並展示江懿亨的畫作,別具時代的意義。畫家江懿亨也表示,創作是為了要有一顆救贖、疼惜別人、愛別人和寬赦別人的心,這樣臺灣的路才能走得健康、走得寬廣。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以畫家所創作之平面整飭油畫、素描、版畫34件,以及2大件裝置藝術空間應用作品,透過寫實手法繪出1947年228事件中受難者遭槍決、基隆港的浮屍、母子親情,種種人民遭國民政府軍隊的屠殺與迫害的慘狀。畫面出現骨肉離散,血淚飛灑,充滿震撼力,令人觸目驚心,藉此讓世人記取歷史教訓,並向228受難者與其家屬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我想以宏觀的歷史角度、人道主義本質,藉畫作向228屠殺事件發出深鬱的怒吼,向上蒼祈求悲憫,揭示當時臺灣人民在228屠殺事件所留下的永久性歷史創傷。期盼藉由畫作提醒曾有的獨裁政權所導致的浩劫。」曾多次前往德國的猶太人受難紀念館參觀的江懿亨表示,他更堅信唯有把外似已結痂,內在膿創未乾的傷疤徹底清創,喚醒世人內心的警訊,藉著具體意向表述過往的傷痛,透由清創傷口讓社會及民眾正視議題,共同面對問題,進而和解共生。
 
旅美多年的畫家江懿亨先生以前後長達28年的創作生命,投入228事件的相關繪畫創作,補綴台灣美術史的缺頁,詩人李敏勇先生相當肯定江懿亨畫家的畫作特展:「在記憶中省思經驗,是後人為前人經歷時代的反思,是疼惜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未被撫慰的苦難,是對『埋冤』的鎮魂與安靈。」
 
228事件發生當時的臺灣家庭,必須要有點家底才負擔起攝影與肖像畫,事件如風雷般迅疾發生,殉難者的家屬往往措手不及,可能連一張受難家人的影像都不曾保留。江懿亨畫家曾訪談228受難者家屬梁金鐘,其母於事件發生時遭受牽連,梁先生脫口說出:「在成長過程當中,連母親的樣子都十分模糊,一生中都希望有人能畫出母親畫像,以供悼念祭拜。」
 
江懿亨畫家當下決定畫出梁母受難的情景,作為228系列的創作詮釋,以「母難」為題。而如同梁先生這般際遇的228受難家屬不知凡幾,也促成了江懿亨再三以寫實手法創作228及白色恐怖題材相關畫作;其後歷經3年沉潛深思,探訪受難者家族,同理他們的哀傷,以前後長達28年的創作生命,江懿亨誓言要以228事件為創作題材,補綴臺灣美術史的缺頁,以渾厚的寫實基礎畫出震懾人心的畫面,撼動屬於那時代的記憶!
 
面對自己的歷史,是人民凝聚認同的關鍵步驟,為讓更多民眾了解這段臺灣的歷史悲劇,展覽期間除可預約志工導覽之外, 特展於11月13日和12月4日兩個周六下午可預約畫家親自導覽。此外,特展也規劃11月26日、27日舉辦兩場工作坊對談,邀請策展人黃惠君、詩人李敏勇、東華大學教授楊翠等人分享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見解,歡迎民眾報名參加,相關展覽及活動導覽報名訊息請至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官網http://228memorialmuseum.gov.taipei/、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臉書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5%8F%B0%E5%8C%97%E4%BA%8C%E4%BA%8C%E5%85%AB%E7%B4%80%E5%BF%B5%E9%A4%A8-Taipei-228-Memorial-Museum-1931191640493802,或請電洽(02)2389-7228查詢。

  • 附件:特展活動訊息及畫家簡介.docx
  • 附件:特展活動訊息及畫家簡介.pdf
  • 附件:特展活動訊息及畫家簡介.odt
  •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1)
  •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2)
  •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3)
  • 現場全體來賓合照
  • 現場貴賓合影(左起李勝雄律師、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蕭明治館長、藝術家江懿亨、蘇煥智律師)
  • 「肉身殉難—江懿亨畫出228受難者的血肉靈魂補綴缺頁,畫作裡的228」特展海報
  • 江懿亨創作畫作-末
  • 江懿亨創作畫作-靈火
  • 江懿亨創作畫作-梁金鐘母親

排灣族族群交流會 族語交流無距離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聯 絡 人:黃櫻花0952-095-688
發稿日期:中華民國110年10月24日
排灣族族群交流會 族語交流無距離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促進公民參與,並深入瞭解本市原住民族人需求,訂於110年10月至11月間於本會原民風味館2樓辦理5場族群交流會。首場排灣族場次於110年10月24日登場,並將陸續於10月30日、11月6日、11月13日及11月27日辦理泰雅族、阿美族、太魯閣族及魯凱族場次,期待透過面對面溝通,提供族人暢談及建議施政的機會!
    本交流會將針對本市族人於社會福利、族語文化傳承及經濟發展等議題進行互動交流,事前皆於本會官網提供提案單表格,讓族人有充裕時間可以填寫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本會除於10月24日現場回應及跟族人進行充分討論,事後亦將於官網提供回應內容,讓未能參與會議的族人亦可瞭解相關資訊。
    以往本會為廣納族人對於施政建議,以分區座談會方式辦理。考量族群間之文化及族語差異,為能落實尊重原住民族各族群發展多元性,本年度本會改以族群為主體性辦理族群交流會,在本會委員的大力協助下,邀請設籍、就業或就學本市之單一族群族人及團體參與。整場活動更在本市族語推廣人員協助下,現場提供即時族語口譯服務,營造族語使用環境,讓族人溝通上可以用全族語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
    為符合本國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防疫規範,各場次活動現場將實施人流管制、聯名制、量測體溫並全程戴口罩。臺北市原民會巴干‧巴萬主委表示,雖然疫情讓彼此得保持適當之社交距離,但透過族群交流會,用語言及文化可以讓臺北市生活之原住民的心更加緊密,原民會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或會議,串聯族人心聲跟情感。雖然排灣族人仍來自各個部落,但透過這次族群交流會方式,可以讓臺北市排灣族人互相認識,彼此都是未來情感上的支持,讓我們在都市生活永遠都不孤單。
  
活動相關資訊,請電洽本會承辦人員鍾小姐:(02)2720-8889/1999分機2070
交通資訊: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於圓山捷運站下車,由1號出口出站後,於花博公園步行穿越中山北路至對面,即可到達原民風味館(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111號)。

  • 族群交流會-新聞稿.odt
  • 族群交流會活動流程表

用路人注意!中山北路5段441號至529號施工 夜間並將封閉慢車道

北市水利處表示,由於士林區5段441號至529號排水改善工程採日夜連續施工,日間施工安排義交人員指揮,請行人及車輛通行須減速慢行,夜間23:00至翌日06:00則封閉慢車道施工,屆時慢車道車輛需暫時改利用快車道通行,請用路人提前改道。

水利處工務科指出,因應工區現況將自110年10月19日起採日夜進行,日間施工時間為09:30至16:00,現場將安排義交人員指揮,屆時行人及車輛通行須減速慢行,夜間23:00至翌日06:00則封閉慢車道施工,屆時慢車道車輛需暫時改利用快車道通行,水利處除已於施工影響範圍現場張貼告示牌面提醒用路人注意,提醒平常會利用該路段通行的用路人,根據自己的目的地儘早規劃其他可避開施工地點周邊的替代交通路線,敬請大家配合與忍耐,共同順利渡過這段交通影響期。

 士林區中山北路5段505巷施工一帶因地勢較低,長年有積淹水情形,加上人行道下方既有系統排洪能力不足,故辦理本案排水系統改善工程,並將既有抽水井放流管銜接本計畫排水系統,以提升整體防洪能力。
   

  • 士林區中山北路5段441號至529號排水改善施工
  • 中山北路5段441號至529號排水改善

數據證明北市疫苗施打量能無虞 柯文哲籲請中央解決開放及實際預約之落差問題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今(22)日北市疫情因應記者會中,向市民公布北市最新疫情趨勢及數據。針對受疫情影響求職之路的青年族群,柯文哲也公布「臺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提供就業輔導及推介就業等相關補助。對於全民關注的公費疫苗施打,柯文哲除了持續呼籲中央面對現行公費疫苗系統造成預約/實際接種人數之落差問題外;柯文哲也遞出橄欖枝,表示為兼顧民眾疫苗覆蓋率、並維護各醫療院所正常人力物力運作,北市府願找適當時機,向中央面對面討論如何解決疫苗預約/接種落差問題。此外,柯文哲也提出實際數據,顯示北市於第12輪公費疫苗的接種量能不但充足,北市至今的疫苗覆蓋率更是六都第一。

有關北市最新疫情趨勢與數據,柯文哲表示,今日中央宣布之2例新增本土案例皆為基隆市個案。北市今日無新增案例;昨(21)日執行674人次公費PCR篩檢,亦未檢出陽性個案。此外,北市過去七天累計確診數、不明感染源案件數、以及市境內群聚案等相關數據皆為0。全市疫情維持良好掌控中。

鑑於全臺疫情穩定,因此現階段全民關注議題皆以疫苗接種為主。針對近期輿論指稱北市疫苗施打的醫療量能不足一事,柯文哲拿出相關數據,顯示北市執行疫苗注射量能絕無不足。他更強調北市所有醫療院所為支援疫苗施打,投注人力物力的努力不容外界輕易抹滅。

柯文哲指出,北市府及全市各醫療單位持續全力投注疫苗接種,因此目前北市第一劑及第二劑疫苗覆蓋率皆為六都第一、獨冠全臺。他也表示,即使近來外界熱議北市的第12輪疫苗預約需求與接種量能,以第一階段來說,雖然中央開放給民眾的需求量(預約數量)高達41萬,北市各個接種站也因應提升接種量能至27萬,但最終民眾透過中央系統、實際完成預約的總額卻僅19.5萬。

柯文哲說,不僅第12輪第一階段,北市的接種量能可充分滿足民眾的實際預約量;在第二階段部分,北市同樣提升接種量能至29萬,然而中央第二階段開給民眾的需求量(預約數量)卻只開放18萬。回顧整個第12輪疫苗供需狀況,柯文哲期盼中央疫苗預約配對系統能配合各地方不同階段的接種量能,進一步做最大化的配對。

今日會中,柯文哲也指出,近幾期以中央1922疫苗平臺運作的公費疫苗預約結果,發生開放預約/實際預約兩者的比率偏低情形,更進一步導致民眾實際完成接種比率更低的問題。柯文哲因此嚴正籲請中央解決該系統之開放預約/實際預約人數落差問題。

柯文哲進一步提出北市配合執行各輪公費疫苗的開放預約、與實際預約比率。從第二到第十一輪的實際經驗看來,中央疫苗系統運作的最大問題在於實際預約比例偏低,大多落在85%以下。如以民眾完成意願登記10萬人為例,實際回系統完成預約登記恐僅有8.5萬人,最終實際完成接種的比率更低。如以今年7月中旬之前,採用北市疫苗接種系統的經驗相比,北市系統開放預約與實際接種比例則穩定許多,大都可達到93%以上。

柯文哲強調,無論外界如何批評,北市各醫療院所的接種量能絕對充足、且持續提升中,但面對中央系統因為實際預約數字大多偏低,不但造成疫苗接種現場的醫護人力閒置浪費;更連帶使各大醫院因派駐大量人力在接種點,導致其他如門診/住院等一般醫療人力吃緊,無法正常輪班,最終仍是全民健康權益受到影響。面對這樣的問題,柯文哲期盼中央未來能盡量向地方政府說明各期、各廠牌疫苗的配發時程與數量。如果能讓地方政府能彈性調整接種人力與物資,就可避免地方醫療人力全時段維持高水平、反倒排擠一般醫療資源。柯文哲也說,為了市民之福,北市府將找適當時機,盼能與中央面對面討論解決之道。

由於疫情全面影響民眾生活,也造成許多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過程受到影響。柯文哲也公布「臺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只要是設籍北市18-29歲青年、且畢業後連續四個月以上未成功就業者,都可以申請就業輔導及推介就業等相關補助,補助最高可達1萬5千元。詳細申請對象、活動期程、補助方式,請見本新聞稿圖卡。符合資格的青年民眾,請上「臺北就業大補帖」網站( https://www.okwork.taipei/ )進行相關申請作業。

會後進行媒體聯訪。首先,有媒體問到,之前第12期公費疫苗第一階段,北市挨批開出量能沒達到中央供給的疫苗數量,但最後實際預約人數反而更少,北市白白背了黑鍋嗎?陳時中前一天針對兩階段分配不均,大喊「冤枉啊,大人」,他解釋訂的數字和進貨量有關,市長認同這個說法嗎?蔡炳坤指出,陳部長講的事實上沒錯,有多少疫苗就進多少到地方,但也要考慮到各縣市的醫療量能,才能供需平衡。另外,大家關注第12期多少人要來預約?地方開出多少量能?其實真正關鍵是預約結果到底有多少。許多人預約了,就一定會來嗎?也不一定,因為預約這個東西有其自主性。從第一階段看起來,北市量能稍微低了一點,可是實際的預約結果還有剩下,整個結果看起來也不是說揹黑鍋,只是會覺得有點委屈。因為北市府一開始都有跟中央協調,讓中央知道北市量能是穩定的,第一階段跟數字有差距,可是第二階段一樣可以穩定提供;中央也說沒關係,因為第一階段沒預約到的,可以到第二階段預約。

蔡炳坤表示,這些都是認知誤差,根本解決辦法還是要跟中央討論更合理機制,也就是如果中央規劃要來預約的人不夠,會產生很多空缺的時候,那就加人,中央地方一起努力,讓每次預約都達到平衡,讓醫療量能可以穩定,不會暴起暴落,讓醫護人員可以完整規劃,北市府會持續跟中央討論更好的方式。

媒體追問,市長怎麼看陳時中部長喊冤枉,以及對於在北市預約不到,跑去新北預約的狀況,有沒有找出原因?柯文哲表示,其實疫苗採購要有計畫,若事先講好也有辦法應付,但是情況常常是,今天說準備多少就多少,事實上來登記的也沒這麼多,陳時中說很冤枉,他更冤枉。他強調,抱怨沒有用,他也沒有要逆時鐘,這就是溝通不良,所以大家坐下來討論怎麼做,不然醫護人員一下加班,一下不用加班,難怪醫護人員會抱怨。

媒體詢問,怎麼看花博加開夜間時段,聯醫工會報怨沒考慮到工時跟能量,被強制加班,之前該給的費用都還沒給?市長之前傳出要跟大醫院協調,甚至公布不配合名單,目前進度?柯文哲回應,醫護人員其實都很配合,只要疫苗量能可以平穩的分散,因此他會找時間去衛服部討論;而該付的費用也一定會給,只是辦理流程需要時間,一定會慢一、兩個月。至於醫院,他是醫界出身他知道,如果好幾次都是預約了卻不來,一定會抓狂。

媒體詢問,中央宣布第十三期疫苗開放混打,請問北市醫院端有接到取消預約人數、比例有多少?如果出現棄打潮,市府的因應對策?蔡炳坤表示,混打是專業題,尊重專業考量,只是這個時間點的宣布有點怪怪的,因為今天才是第十二期接種的第一天,一直到11/3都有很大的數量在做AZ第二劑接種,卻在這時候宣布混打,難免會讓有一些人開始考慮要混打;所以從醫院端會接到一些人詢問可否放棄,或可否繼續等待,市府也還沒辦法馬上知道影響多少,可能要過了今天才會有比較具體的數字。

媒體詢問,早上議會警政委員會要求蔡炳坤、黃珊珊副市長列席會議,針對疫苗施打、採購工作說明,但今早兩位副市長都未出席,怎麼看委員會暫擱審查衛生局預算,希望兩位副市長來報告?請問兩位副市長為什麼不到?之後是否會赴委員會專案報告?怎麼改善跟議會的關係?蔡炳坤強調,市府一向尊重議會的決議,根據現行法規以及府會多年的運作慣例,還有考量大會跟委員會的職權,他與黃珊珊副市長不便列席;但是他們非常願意針對委員會所關心的議題,一一跟議員說明,也可以到大會說明,還請議會見諒。另外,下周四市長也會率市府團隊到議會專案報告,當中也有疫苗的議題,可以就議員關心的問題做充分說明。

媒體詢問,交通部長王國材說,基隆捷運路廊將與台鐵脫鉤,要走進人口較多的社區,但學者憂心,這樣恐讓基捷和台鐵相互競爭,導致2者運量都受影響造成雙輸;現在中央預估基捷經費約400億元,市長能接受嗎?之前您說過願意負擔30億,但如果路線變更後,金額還是不變嗎?為何市長早上還說這是一場騙局?

對此,柯文哲強調,他要請臺灣的國民回想一下,前瞻計畫第一炮是基隆輕軌,還是蔡英文總統出來宣布的,當年到現在已經四年,到今天連路線都還說要更改。當路線要更改,可行性評估要重做、環評要重做。也就是說,如果要改變路線,那離開工日期就還非常遙遠,過去四年的努力都要打掉重練。因此騙局升級以後,只是更大的騙局。

柯文哲接續表示,人家問他為什麼要跟民進黨分手、鬧翻?就是從前瞻計畫開始。他作為科學家、實際執政者,不會這樣搞。他再問大家一遍,前瞻計畫當時第一炮是不是基隆輕軌?然後又說當年講的路線,現在又要不一樣,騙大家是不是?從輕軌到捷運,他有研究,最重要的路段(八堵-基隆)還是沒講要怎麼處理,是要共軌還是分開?還是根本不進基隆?如果要共軌,設計上很困難,因為捷運跟臺鐵要共軌,技術上不容易;如果要分開軌道,南鐵東移的事件忘記了嗎?從八堵到基隆,要再加一條路線,兩旁房子要拆多少?因此他非常清楚,不管叫基隆輕軌還是基隆捷運,根本就蓋不下去,所以這還是騙局,一直騙下去。所以他在這裡直接回答,如果王國材要換路線,那他要不要出來講,當年基隆輕軌作為前瞻計畫第一炮從頭到尾都是假的。

媒體詢問,之前簡議員跟市長在議會爆發衝突,因為要求市長複誦蔡總統「四個堅持」,請問當時不願複誦的原因是什麼?另外簡議員指控市長號召網軍、黨、市府攻擊她,民進黨也批評民眾黨霸凌議員,市長怎麼看?另外有名嘴解讀簡議員這樣的問法是否有選舉考量?現在網路也喊要罷免簡議員,市長怎麼看?柯文哲強調,市民朋友期待議員在議會質詢,是要監督市政,給予建議,而不是喊大聲、搞意識形態;老百姓對是非對錯還是有一定的標準。至於有人喊說要罷免,柯文哲則認為,他不贊成仇恨動員;他最近看臺大教授的論文研究,臺灣選舉已經從正面選舉變成負面選舉,對社會長期發展不是好的現象。

  • line_570135445092611
  • line_570142253692973
  • line_570146108880211
  • line_570152657469271
  • line_57015440980937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聚眾滋事駕車衝撞員警 內湖警捍尊嚴緝捕歸案

110年9月19日凌晨3時許臺北市內湖區轄內發生民眾糾紛,內湖分局當下立即派遣警力到場處置,惟於處理之際,突遭一白色賓士車輛涉嫌衝撞,致本分局員警遭撞擊並受有多處挫擦傷,內湖分局警方為捍衛公權力,遂組專案小組報請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指揮偵辦。

案經內湖分局專案小組調閱監視器,確認駕車衝撞員警之駕駛人係蔣姓犯嫌,警方於110年10月12日確認其藏匿處,即持拘搜票於蔣嫌為於新北市新莊租屋處將其逮捕到案,全案詢後依妨害公務、殺人未遂等罪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偵辦。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絕不縱容幫派份子侵擾民眾生活、挑釁公權力等行為,將持續性掃蕩黑道幫派組織,以淨化社會治安。

  • 圖說:解送蔣姓犯嫌
  • 圖說:警方攻堅畫面

柯市長親臨主持北美館新建典藏庫房動土祈福典禮

臺北市立美術館規劃的「新建典藏庫房」,於今(22)日吉時舉行動土祈福典禮,由臺北市柯文哲市長、彭振聲副市長、蔡炳坤副市長、文化局長蔡宗雄、捷運局長張澤雄、北美館長王俊傑及各界貴賓共襄盛舉,祈求工程順利圓滿。柯市長表示,未來新建典藏庫房完工後,勢必將為臺灣保存更多關於藝術文化,以及歷史記憶的DNA。
捷運局一工處說明,北美館105年起陸續啟動典藏庫房擴建先期規劃作業,因建築物全面地下化,且瀕臨基隆河,在施工上具有較高的難度,由於北美館為藝術專業機構,因此委由捷運局施作。
一工處說,新建典藏庫房109年5月統由一工處辦理發包、招標及評選作業。歷經一次流標後,同年8月再次招標由久年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益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張樞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合作之計畫提案獲選,造價10億7,357萬元,工期約900天,預計113年完工啟用。目前已陸續完成戶外雕塑遷移、原有樹木移植,以及臨時停車場工程、細部設計等前置作業。
柯市長提到,典藏庫房擴建計畫是104年9月當時參訪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及視察北美館現有典藏庫房時特別指示北美館後正式啟動,由於新建典藏庫房基地位於國定圓山考古遺址之敏感區,因此需進行先期規劃、專案管理與考古試掘等程序。
柯說,為了確保典藏品安全及專業需求,同時開放地面上的空間給民眾,因此將新建典藏庫房隱入地下,採取地面開放空間最大化、建築量體最小化之作法。柯文哲表示,完工後將能為後代子孫永續保存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美術史上重要之作,以及國內外具代表性藝術家的經典創作。
捷運局一工處說明,新建典藏庫房規劃設計理念,以達成美術館典藏專業需求之機能與技術為首要目標,提供地面層更佳優化環境,故將典藏庫房地下化。一工處指出,以北美館現有停車場為新建典藏庫房基地,建築規模為地下二層,同時改造南進門空調環境,搭配現有庫房空間運用,以期提供多元典藏品更妥適的環境控制條件,讓典藏品獲得最穩定、安全的照護。
一工處表示,地下結構具有天然減震與節能的優點,同時也將北美館本館既有庫房與新建典藏庫房間之動線予以整合,有益於安全管制與運送動線單純化,提升作業效率及管理方便性,大幅降低典藏及布展作業過程中的相關風險。未來新建典藏庫房樓地板面積將達8,500平方米,包含典藏庫房空間,靜置暫存、修復室、審議區等服務典藏空間,以及貨梯、機房等公共空間。
一工處特別指出,新建典藏庫房的特點,是依據現代化庫房模式進行整體空間規劃,以漸進式分區分級控管,採作品與人分流,藉此將易受外界大氣干擾的溫溼度波動降至最低,維持整體建築內部空間的恆溫恆濕平衡穩定。一工處又說,本庫房依各類不同之典藏物品特性,規劃專屬之典藏空間,將典藏品完整保存、易於維護,未來在推廣應用功能上將更臻完善。

  • 新聞稿照片1
  • 新聞稿照片2
  • 新聞稿照片3
  • 新聞稿照片4
  • 新聞稿照片5
  • 新聞稿照片6
  • 照片1
  • 照片2
  • 照片3

公布110年10月19日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汽車駕駛人參加執業登記前分區測驗及格名單及試題解答

110年10月19日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主辦之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汽車駕駛人執業登記前分區測驗及格名單及試題解答,將於110年10月25日15時,公布於本局交通警察大隊網站(http://td.police.gov.taipei)「最新消息」區,參加測驗者可自行上網查閱,如對試題解答有疑義者,請於公告翌日起1週內,向該
局交通警察大隊提出,逾期未提出以公告解答為準。
另講習名單及日期預定於110年11月1日公布。
 

  • 110年10月19日分區測驗及格名單.pdf
  • 交通法令試題解答.pdf
  • 宜蘭縣地理環境試題解答.pdf
  • 基隆市地理環境試題解答.pdf
  • 臺北市地理環境試題解答.pdf

台北給你罩!青年職涯儲值護照 新鮮人尋職領1萬5

  台北給你罩!北市今日(10/22)推出「青年職涯儲值護照」方案,針對初次尋職未就業4個月以上的18歲至29歲青年,提供尋職津貼作為誘因,鼓勵青年安心使用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輔導資源,並以護照的形式協助青年盤點自身就業準備狀況,藉以協助青年增強職前準備促進順利就業。另由於是北市自籌預算,對象限定設籍於台北市4個月以上的青年。

  勞動局局長陳信瑜說明推出青年儲值護照的原因:「北市產業以服務業為主,受疫情影響甚鉅;再加今年預計出國的青年計畫延遲,轉直接投入就業市場,導致短期失業率上升,預估本年度首次就業青年將需要比往年更長的求職期;從市府自辦9月出爐的青年就業意向調查中發現前述的趨勢,所以積極研議方案,今天推出提供給北市青年最適切及時的協助。」

  陳信瑜說,初次尋職青年如果已經找工作超過4個月以上,顯然最迫切的就是提升對就業市場的認識及思索自身的職涯規劃,所以「台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第一階段,是邀請青年先至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TYS),經過職業心理測驗及就業諮詢後,接受1次以上推介就業,可申請5,000元補助;第二、三階段則可至北市各就業服務站,接受職涯諮詢、就業研習班等服務。針對達成申請條件的積極尋職者,按月次發給補助5,000元,合計最高可領1萬5,000元。津貼是為了鼓勵青年使用市府的職前輔導資源,也舒緩求職期間經濟及心理壓力,是給北市青年最給力的協助!

  陳信瑜強調,北市府在疫情期間仍辦理多項線上就業服務,首先在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TYS)辦理線上職涯諮詢、線上講座等活動,後於三級警戒期間推出「你上工,我加薪」就業專案及青銀線上就業博覽會等方案協助青年就業,這些方案雖有成效,惟非專屬青年就業。本次藉由推出台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以職涯諮詢、就業輔導及推介就業三效加乘,緩減青年尋職期間的經濟壓力外,同時成功媒合就業。

  青年儲值護照方案一律以線上方式受理申請,並於即日起開放,實施相關內容請上台北就業大補帖網站查詢或電洽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服務專線02-23958567。

  • 圖說一:北市青年職涯儲值護照補助內容。
  • 圖說二:北市青年職涯儲值護照流程圖。
  • 圖說三:北市青年職涯儲值護照新鮮人尋職領1萬5。

因應110年10月25至27日、10月31日至11月2日「富德公墓周邊路面改善工程」交通管制公車配合調整措施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配合富德公墓周邊路面改善工程,將於110年10月25日上午8時至27日下午5時及10月31日下午8時至11月2日下午5時管制文山區木柵路5段43巷(1K+200~1K+700)及南港區麗山里產業道路 (3K+600~4K+564),計有小12路公車1條路線受到影響,公車改道表如附件,請民眾改至鄰近站位候車。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因交通管制改道而停用之站位,在「大臺北公車」網頁(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com.tw)以及智慧型站牌,在停用站位的到站資訊將顯示「交管不停靠」,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請民眾可善加利用。
公共運輸處籲請民眾屆時多加留意該處網站(http://www.pto.gov.taipei/),如對公車改道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
自行車禁行騎樓。
自行車超越行人前請說借過,再從左側緩慢通過並說謝謝。
計程車(含敬老愛心車隊、通用計程車)叫車電話請撥0800-055-850(市話免付費)或手機直撥55850(付費)。
復康巴士叫車專線請撥0809080650或網址http://40556789.taipei.gov.tw
  • 改道表.pdf